味如雞肋的成語故事

拼音wèi rú jī lèi
基本解釋雞肋:雞的肋骨,沒有肉,比喻無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棄的東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來沒有多大好處。
出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味如雞肋的典故
公元217年,劉備派兵進攻漢中。經過激戰,終于殺死守將夏侯淵,拿下了漢中。夏侯淵被殺,漢中失守的消息傳到長安,曹操立即率領大軍前往漢中。但大軍開到漢中城外時,發現那里所有有利地形都已被黃忠等搶占,一時難以取勝。雙方相持了幾個月,曹軍的處境越來越不妙。一天晚上曹操用飯,發現菜中有一碗是雞肋骨做的湯。他注視著雞肋,若有所思。正好這時他的親信夏侯淳來請示當夜口令,普操隨口說了“雞肋”二字。夏侯淳聽了有些奇怪,但也不再詢問,照原話傳達下去。在營中辦理文章、事務的主薄楊修聽到“雞肋”的口令后,馬上收拾行裝,準備動身。大家見他這樣,都問他怎么知道將要退軍。楊修回答說:“你們都知道,雞肋這東西丟棄它可惜,但吃起來又沒有什么肉。以它來比喻漢中,不攻下來可惜,但攻起來又不那么容易。 所以我知道魏王打算退軍了。”眾人聽了將信將疑。第二天,曹操果然下令回師,大家這才信服。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味如雞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奉命惟謹 | 明 李東陽《先考贈少傅府君誥命碑陰記》:“東陽皆奉命惟謹。” |
金屋藏嬌 | 清 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23回:“當時佘老五戀著雁翎,周庸祐也戀著雁翎,各有金屋藏嬌之意。” |
一夕一朝 | 《朱子語類》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謂:臣弒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望塵莫及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趙咨傳》:“復拜東海相,之官,道經滎陽,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咨不為留,暠送至亭次,望塵不及。” |
命中注定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這是我命中注定,該做他家的女婿。” |
安安靜靜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只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 |
揚幡擂鼓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如今是揚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見了。” |
龍騰虎躍 | 唐 嚴從《擬三國名臣贊序》:“圣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
以身試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
十羊九牧 | 《隋書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