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成語故事

拼音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基本解釋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出處北齊 杜弼《為東魏檄蜀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典故
古時候有座城市,城門樓起了大火,不遠處池里的魚兒們張望著;“看出什么事了?”魚兒們問。“城門著火了。”一條魚說:“能救救就好了。”“該你什么事,多管閑事,咱們看熱鬧吧,我們在水里又燒不到咱們,快看呢,哈哈……”“你這樣幸災樂禍不好吧?”“那有什么的?”話音未落,一群軍兵來取水滅火,結果把水都提干了,剩下少許水又渾又臟。魚兒們苦不堪言。其中一條魚說:“自私的家伙,你還高興不高興了?”“好倒霉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因材施教 | 《論語 為政》子游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游能養(yǎng)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經幫緯國 | 唐·李世民《授長孫無忌司徒詔》:“是以經邦緯國必俟曹之勛,燮理陰陽允歸鍾華之望。” |
奇花異草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0回:“命周賈于絳州城內,起一座花園,遍求奇花異草,種植其中。” |
嫁狗隨狗 | 宋 陳造《題六幺后》:“蘭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隨狗雞隨雞。” |
用智鋪謀 | 明·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韓元帥率領軍卒,驅將校用智鋪謀。” |
憂喜交集 |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
出頭露面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況是過來人,慣家兒,也不害什么羞恥。” |
火燭銀花 | 宋 朱淑真《元夜》詩之三:“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東風。” |
雨散風流 | 清·方文《送錢而介歸攜李》詩:“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獨多……可憐一別十三載,雨散風流竟安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