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鈴還須系鈴人的成語故事

拼音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
基本解釋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出處宋 惠洪《林間集》卷下載: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眾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庇墒侨巳斯文肯嗫?。
解鈴還須系鈴人的典故
南北朝的泰欽和尚自小悟性過人。有一天,金陵清涼寺方丈法眼和尚開壇講法,問眾人:“老虎脖子上系了一個金鈴,誰能把它解下來?”眾人都回答不出來。
這時,恰好小泰欽來了。法眼便問泰欽,泰欽說:“大家為什么不回答:‘系鈴的人能夠解下來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解鈴還須系鈴人)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攀龍附鳳 | 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
乘風破浪 | 《宋書 宗愨傳》:“愨少時,炳問其志。愨答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td>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td> |
說一不二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td> |
學而時習之 |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皮開肉綻 | 元 鄭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td> |
沒里沒外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td>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流共古長?!?/td> |
十羊九牧 | 《隋書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