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罰分明的成語故事

拼音shǎng fá fēn míng
基本解釋該賞的賞;該罰的罰;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張敞傳》:“敞為人敏疾,賞罰分明,見惡輒取,時時越法縱舍,有足大者。”
賞罰分明的典故
漢宣帝時期,渤海、膠東一帶盜賊十分猖獗,他們四處作惡。漢宣帝派大臣張敞前去治理,張敞向宣帝請求必須獎賞那些追捕盜賊有功人員,嚴(yán)懲盜賊。到任后,他賞罰分明,差吏們個個奮勇追捕,社會迅速恢復(fù)安定。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賞罰分明)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自拔來歸 | 《新唐書 李勣傳》:“三年,自拔來歸,從秦王伐東都,戰(zhàn)有功。” |
德重恩弘 | 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顯榮頻煩,稱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付之一炬 | 唐 杜牧《阿房宮賦》:“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望風(fēng)撲影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風(fēng)撲影么?’” |
鴻鵠將至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安于現(xiàn)狀 | 王朝聞《論鳳姐》第11章:“這樣的夢境,與我那不安于現(xiàn)狀又不能改變現(xiàn)狀的生活實際有關(guān)。” |
拋磚引玉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反治其身 | |
折臂三公 |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jiān)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yīng)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