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痛仇快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 tòng chóu kuài
基本解釋仇:敵人;親:自己人。使親人悲痛;卻使敵人高興。
出處漢 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p>
東漢初期,漁陽太守彭寵因幫助劉秀平定王郎之亂而沒有被封官,心中不平。幽州牧朱浮前去漁陽征錢糧,彭寵不給,并出兵攻打朱浮。朱浮寫信給他不要干出讓親人痛苦仇人快樂的事情。彭寵自稱燕王,最后以失敗而告終。
親痛仇快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親痛仇快)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歌功頌德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
度外之人 | 《三國志·魏志·楊阜傳》:“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盡其力,必能濟大事者也?!?/td>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td> |
勢力之交 | 東漢·班固《漢書·張耳陳余傳贊》:“勢力之交,古人羞之?!?/td> |
棟梁之材 | 南朝 梁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td> |
人心歸向 | 《晉書·熊遠傳》:“人心所歸,惟道與義?!?/td> |
故步不離 | 清·張履祥《與陳乾初書》:“學者凡事執一時之偶見,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無所進步,是以故步不離耳?!?/td>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 |
毀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