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名一錢的成語故事

拼音bù míng yī qián
基本解釋名:占有。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長公主賜鄧通,吏輒隨沒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長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不名一錢的典故
漢文帝當(dāng)政的時候,有個名叫鄧通的善于劃船,被選到宮里當(dāng)御船的水手。一天夜里,文帝做了一個夢,夢中他想升天,卻怎么也上不去。就在這時候,有個頭戴黃帽的人在背后推他,終于使他上了天。他回過頭來看推他的人,發(fā)現(xiàn)那人的衣帶在背后打了個結(jié)。
第二天,文帝來到建在宮西蒼池中的漸臺,見到有個御船水手頭戴黃帽,衣帶在背后打了個結(jié),正是他夢中遇見的人。召來一詢問,那人名叫鄧通。文帝想,他既然能把自己推上天,必定是個奇才,便非常寵愛他。鄧通也老實(shí)謹(jǐn)慎,不隨便和外人交往。文帝多次賞賜他的錢財,總數(shù)上億之多,還授予他上大夫的官職。其實(shí),鄧通并沒有什么才能。他自己處事謹(jǐn)慎,也不能推薦賢士,只是諂媚文帝而已。有一次,文帝命一個善于算命的人去給鄧通相面,那人相面反對文帝說:“鄧通這個人將來要貧餓而死。”
漢文帝憂慮地說:“能讓鄧通富起來的只有我,我怎么會叫他受窮呢?”
于是,文帝下令把蜀郡嚴(yán)道的一座銅山賜給鄧通,允許他自已鑄錢。從此鄧通發(fā)了大財,他鑄造的銅錢布滿天下,人人都知道有“鄧氏錢”。有一天,文帝背上生了個瘡,膿血流個不停。鄧通覺得孝順皇帝的機(jī)會到了,便天天進(jìn)宮去,用嘴巴替文帝吮吸膿血。不過,文帝心中還是不高興。一天他問鄧通:“天下誰最愛我?”
鄧通恭順地回答:“應(yīng)該說沒有誰比太子更愛陛下的了。”
一次太子劉啟來看望文帝病情,文帝要他吮膿血。太子見瘡口膿血模糊,腥臭難聞,禁不住一陣惡心,但又不敢違抗,只得硬著頭皮吮吸,可是臉色很難看。后來他聽說,鄧通常為文帝吮吸膿血,感到慚愧,也因此而忌恨鄧通。
文帝死后,劉啟即位,史稱漢景帝。景帝免去鄧通的官職,讓他回家閑居。不久,有人告發(fā)鄧通偷盜境外的鑄錢。景帝派人調(diào)查,結(jié)果確有此事,便把鄧通家的錢財全部沒收,鄧通頓時變成了窮光蛋,還欠下好幾億錢的債。還是景帝的姐姐長公主記住文帝不讓他餓死的遺言,賜給他一些錢財。但是,官吏馬上把這些錢財用來抵債,連一根簪子都不讓他留下。長公主知道后,就讓手下人借給他些衣食和錢。這樣,鄧通不能占有一個錢,只能寄食在別人家里直到死去。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不名一錢)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歡喜不盡,暗說道:‘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
一軌同風(fēng) | 《晉書 苻堅載記上》:“一軌九州,同風(fēng)天下。”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盲人說象 |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yuǎn)甚,而欲強(qiáng)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 |
出頭露面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況是過來人,慣家兒,也不害什么羞恥。” |
春山如笑 |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xùn)》:“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
貧賤不能移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成竹在胸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刀光劍影 | 南朝 梁 吳筠《戰(zhàn)城南囚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成泥。”又《邊城將》:“刀含四尺影,劍抱七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