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蛇飛動的成語故事

拼音lóng shé fēi dòng
基本解釋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出處宋 蘇軾《西江月 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龍蛇飛動的典故
唐朝張丞相字寫得不好,卻偏偏喜歡寫草書,他不是按正規的草書去寫,而是自創,把字寫得龍蛇飛動,讓人辨認不出,這苦了幫他抄稿的侄兒。一次他侄兒幫他抄詩作時,字認不出就去問他,他自己也認不出來,卻責怪侄兒怎么不早問他。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龍蛇飛動)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香草美人 |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草菅人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空費詞說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計,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未必能行,使仆空費詞說耳!” |
有權有勢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從來有權有勢的,多不得善終,都是如此。” |
大張旗鼓 | 清 張春帆《宦海》:“李參戎帶著這些人陸續出了鎮南關,便大張旗鼓,排齊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前進發。” |
急功近利 |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對膠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
珠玉之論 | 《書言故事·談論類》:“不聆珠玉之論。” |
心煩意亂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智盡忠,蔽鄣于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 |
各行其是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兩者俱賢,各行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