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雞映水的成語故事

拼音shān jī yìng shuǐ
基本解釋山雞映水起舞。比喻自我欣賞。
出處南朝·宋·劉敬叔《異苑》第三卷:“山雞愛其羽毛,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而無由。公子黃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
山雞映水的典故
三國時期,南方有人捕到一只美麗的山雞獻給曹操。曹操喜歡山雞,命手下人逗山雞跳舞,他們不懂山雞的習性,怎么逗也不能讓其跳舞。聰明伶俐的曹沖讓人抬來一面大鏡子,把山雞放在鏡子面前,山雞面對鏡子忘情地跳起舞來。曹操十分滿意。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山雞映水)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二話沒說 |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正說中間,門外雷石柱慌慌張張進來,一把拉住老武,二話沒說,往外就走。”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清·張岱《岱志》:“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櫛沐甚凈。” |
泥牛入海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潭州龍山和尚》:“我見兩個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尾生之信 |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
進本退末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nóng)業(yè)便也。” |
八荒之外 | 戰(zhàn)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
可想而知 | 宋 王楙《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而郊以吟詩廢務,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狀,可想而知。” |
促膝談心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談心,甚是款洽。”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