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琴煮鶴的成語故事

拼音shāo qín zhǔ hè
基本解釋拿琴當(dāng)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西昆體》:“《西清詩話》云:‘《義山雜纂》,品目數(shù)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fēng)景,謂清泉濯足,花上曬裈,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duì)花啜茶,松下喝道。’”
暫未找到成語燒琴煮鶴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燒琴煮鶴)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支支吾吾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怎么問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
是非口舌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反為干凈,省了許多是非口舌。” |
落葉歸根 | 明 王世貞《鳴鳳記》第38出:“落葉歸根,豐城劍回。” |
哀而不傷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囊螢照雪 | 《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xué)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
安眉帶眼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
吃不了兜著走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不可拿進(jìn)園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
行不顧言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