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捫燭的成語故事

拼音máng rén mén zhú
基本解釋見“盲翁捫鑰”。
出處民意《告非難民生主義者》第三節(jié):“盲人捫燭,而以為日,欲正告之,則不能免于詞費(fèi)?!?/p>
古時(shí)一個天生瞎子問人太陽是什么樣的,人家說太陽像銅盤,瞎子回家發(fā)現(xiàn)銅盤是可以敲響的,就把敲鐘的聲音誤以為是太陽,人家告訴他太陽不發(fā)聲而像蠟燭一樣有熱量,他回家把蠟燭當(dāng)成了太陽。一天他發(fā)現(xiàn)樂器籥跟蠟燭很像,也以為是太陽。
盲人捫燭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盲人捫燭)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窮年累世 | 《荀子 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td> |
懸而未決 | 孫中山《救國之急務(wù)》:“已將一切問題決定,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懸而未決?!?/td> |
孤身只影 | 元 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
人面獸心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贊》:“夷狄之人貪而好利,披發(fā)左衽,人面獸心。” |
夜深人靜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
暮史朝經(jīng)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螢窗雪案,暮史朝經(jīng)?!?/td> |
杜絕言路 | 《后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shí)明,杜絕言路。”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td> |
算盡錙銖 | 清·昭梿《嘯亭雜錄·吳利府》:“嘗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盡錙銖,其父猶以為未足?!?/td> |
以弱制強(qiáng) |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qiáng),以柔制剛?!?/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