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盡驚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zuò jìn jīng
基本解釋謂滿座皆驚服。
出處《三國志·魏志·王粲傳》:“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
暫未找到成語一坐盡驚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坐盡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月明如水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樓臺。” |
名山大川 | 《尚書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 |
順口溜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有些頂門杠!” |
意氣風發 |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發。” |
空費詞說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計,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未必能行,使仆空費詞說耳!” |
壞法亂紀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 |
見危致命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
行不顧言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
逆來順受 |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12出:“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