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不羼的成語故事

拼音dī shuǐ bù chàn
基本解釋形容十分純正。
出處魯迅《朝花夕拾 無常》:“對付別人要滴水不羼的公理,對自己總還不如雖在陰司里也還能夠尋到一點私情。”
暫未找到成語滴水不羼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滴水不羼)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的,不一而足。” |
簡明扼要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 |
性急口快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這話也說得是,那么著,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
前腳后腳 | |
表里如一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行之以忠者,是事實要著實。”宋 朱熹集注:“以忠,則表里如一。” |
團團轉 | 蘇青《結婚十年》第四章:“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團團轉:出去呢?不出去呢?換衣服呢?還是不換?” |
發號施令 | 《尚書 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
黃雀銜環 | 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吾西王母使者,蒙君拯救,實感仁恩。今贈白環四枚,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公,一如此環。” |
戶告人曉 | 西漢 劉向《列女傳 梁節姑姊》:“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被不義之名,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 |
風急浪高 | 《文匯報》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濤洶涌,風急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