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比河清的成語故事

拼音xiào bǐ hé qīng
基本解釋形容態度嚴肅,難見笑容。
出處《宋史 包拯傳》:“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
笑比河清的典故
包拯是北宋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端州的硯臺很有名,以前的知州借上貢的名義,隨意征收幾十倍的硯臺來巴結上司。包拯到任后,命令只造上貢朝廷的數目,一塊也不能多,老百姓的負擔一下子減輕了。擔任三司戶部副使時,一次契丹在邊境集結軍隊,邊境的州郡逐漸緊張起來,朝廷派包拯到河北調發軍糧。包拯說:“漳河地區土地肥沃,百姓卻不能耕種,邢趙三州有民田一萬五千頃,卻被用來牧馬,請求全部給老百姓耕種。”造福了河北的百姓。
包拯任開封府府尹時,因為是京城,很不好管理。按以前的規定,百姓告狀要先寫狀子,再托府吏傳進來。包拯破了這個規矩,大開府門,讓老百姓直接到堂上來陳述,這樣官吏再也做不了手腳。一次,開封發大水,水排不出去。包拯一調查,原因是許多權貴在疏通的河道上筑了許多花園、亭臺。包拯限期他們全部拆掉。有個權貴不肯拆,還拿出一張地契,說那塊地是他的。包拯詳細一檢查,發現地契是偽造的。包拯馬上拆了他的花園,并奏明仁宗皇帝。后來大水就退了。
由于包拯鐵面無私,一年時間就把開封治得井井有條。權貴們都收斂了許多,一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怕,說要看到包公的笑臉比看到黃河水變清還難。老百姓卻很喜歡他,說:“關節不到,有閻王包老。”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笑比河清)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素昧平生 | 唐 段成式《劍俠傳 郭倫觀燈》:“素昧平生,忽蒙救護,脫妻子于危難,先生異人乎?” |
合浦珠還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循吏傳 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
敵眾我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撈一把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五章:“他就想再撈一把,可是越撈越深。” |
不卑不亢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 |
倒冠落佩 | 唐·杜牧《晚晴賦》:“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
語短情長 | 袁鷹《悲歡·深深的懷念》:“‘人民,真是太偉大了!’這句語短情長的衷心贊嘆,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長征戰士的心意的。”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
鬼鬼祟祟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你們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