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還的成語故事

拼音hé pǔ zhū huán
基本解釋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循吏傳 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合浦珠還的典故
東漢時,合浦郡沿海盛產珍珠。那里產的珍珠又圓又大,色澤純正,一直譽滿海內外,人們稱它為“合浦珠”。當地百姓都以采珠為生,以此向鄰郡交趾換取糧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機貪贓枉法,巧立名目盤剝珠民。為了撈到更多的油水,他們不顧珠蚌的生長規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撈。結果,珠蚌逐漸遷移到鄰近的交趾郡內,在合浦能捕撈到的越來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漁民向來靠采珠為生,很少有人種植稻米。采珠多,收入高,買糧食花些錢不在乎。如今產珠少,收入大量減少,漁民們連買糧食的錢都沒有,不少人因此而餓死。漢順帝劉保繼位后,派了一個名叫孟嘗的人當合浦太守。孟嘗到任后,很快找出了當地漁民沒有飯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廢除盤剝的非法規定,并不準漁民濫捕亂采,以便保護珠蚌的資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來,合浦又成了盛產珍珠的地方。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合浦珠還)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打腫臉充胖子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 |
鼻青臉腫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4回:“這惡賊原想著是個暗算,趁著軍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備,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 |
仁義道德 | 唐·韓愈《原道》:“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 |
空口無憑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 |
汗牛充棟 | 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的。” |
到此為止 | 陳忠實《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嘆口氣:‘完了。到此為止。’”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清 蔣士銓《空谷香 虎窮》:“我一路何等勸你,你這樣人,不到黃河心不死,還說什么親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