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之令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ú kè zhī lìng
基本解釋秦始皇曾下令驅(qū)逐從各國來的客卿。后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為下逐客令。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逐客之令的典故
戰(zhàn)國時期,秦王嬴政因恨呂不韋專權(quán),設(shè)法排擠他,呂不韋畏罪自殺。嬴政下逐客令,將呂不韋的門客全部驅(qū)散。呂不韋的門客李斯上書嬴政,希望能夠為秦王效力,嬴政遂派人在驪山下追上李斯,聽取他的方略,拜他為相。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逐客之令)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太歲頭上動土 | 元 無名氏《打董達》第二折:“我兒也,你尋死也,正是太歲頭上動土哩!” |
緣慳分淺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22回:“緣慳分淺,不獲再睹豐儀。” |
楊柳依依 |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 |
安眉帶眼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 |
目眩心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驚得目眩心花,魂不附體。” |
光前裕后 | 明 李贄《答耿司寇書》:“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無時刻而不系念。” |
有目共睹 |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 上卷 與王貽上之一》:“惟有日、貝葉,清閑送老。世間文字茫茫如前塵積卻,門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
拔苗助長 | 郭沫若《雄雞集 關(guān)于發(fā)展學(xué)術(shù)與文藝的問題》:“命令主義就合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叫做‘拔苗助長’。結(jié)果被拔起的苗不僅不能成長,反而枯槁了。” |
文山會海 | 《人民日報》1988年11月26日:“機關(guān)干部解脫了文山會海之后,獲得更多時間和精力,該是一件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