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穿鼻的成語故事

拼音tīng rén chuān bí
基本解釋聽:任憑;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聽憑別人擺布。
出處《南史 張弘策傳》:“徐孝嗣才非柱石,聽人穿鼻。”
聽人穿鼻的典故
公元493年,南朝齊武帝死后,蕭昭業繼位,吏部尚書徐孝嗣輔佐執政。西昌侯蕭鸞密謀要篡位,就密告徐孝嗣。徐孝嗣沒有反對,兩人聯合勒死蕭昭業,篡位成功。張弘策評論徐孝嗣像在鼻子穿上繩的牛一樣,聽人牽引。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聽人穿鼻)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長噓短氣 | |
挺身而出 | 《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后數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鄰郡,得援軍數百,逐其草冠,復有其城,毫民賴是以濟。” |
引鬼上門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卻叫得‘引鬼上門’,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罷了。”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翻箱倒柜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翻箱倒籠,滿屋尋一個遍,那有些影兒。” |
患難與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形神不全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奇才異能 | 唐 吳兢《貞觀政要 擇宮》:“臣愚豈敢不盡情,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之死靡二 | 《宋史·忠義傳一》:“若敵王所愾,勇往無前,或銜命出疆,或授職守土,或寓官閑居,感激赴義,雖所處不同,論其捐軀徇節,之死靡二,則皆為忠義之上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