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地為牢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à dì wéi láo
基本解釋牢:牢獄。在地上畫圈;囚人于內;作為牢獄。后喻指僅在一定的小范圍內活動。
出處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畫地為牢的典故
西漢時期,李陵戰敗投降了匈奴,漢武帝十分生氣。司馬遷則認為李陵曾經殺得匈奴人連救死扶傷都來不及,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漢武帝對司馬遷施行“腐刑”。司馬遷雖然畫地為牢,身陷囹圄,但他艱苦頑強地完成《史記》這部巨著。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畫地為牢)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兒女情多 | 唐 盧照鄰《五悲文 悲窮通》:“項羽帳中之飲,荊卿易水之歌,何壯夫之懦節,伊兒女之情多?!?/td> |
抱頭鼠竄 | 宋 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夫陸賈,天下之辯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抱頭鼠竄,顛狽而歸,僅以身免?!?/td> |
說東道西 |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師哪有工夫聽別人說東道西?” |
過五關,斬六將 | |
兵荒馬亂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td> |
以身試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
倒懸之危 | 《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極重不反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今《大學》之為圣經,已成極重不反之勢?!?/td>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td> |
十羊九牧 | 《隋書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