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測高深的成語故事

拼音mò cè gāo shēn
基本解釋莫:不能。無法測量出多高多深。形容人或事難以揣測其高深奧妙。也可以諷刺故弄玄虛以迷惑別人者。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嚴延年傳》:“吏民莫能測其意深淺。”
莫測高深的典故
西漢時期,剛正不阿的涿郡太守嚴延年到任不久,聽說地方高氏家族無惡不作,就派屬官趙繡前去查辦。趙繡想暗中包庇被嚴延年斬首。嚴延年斷案與其他官員不同,專門治那些地方豪強。不論官吏還是老百姓都不能揣測出他的真實心思。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莫測高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望風撲影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風撲影么?’” |
心灰意冷 |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唐 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二八佳人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流離顛沛 | 宋 洪邁《容齋續筆 杜老不忘君》:“前輩謂杜少陵當流離顛沛之際,一飯未嘗忘君。” |
飲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
之死靡二 | 《宋史·忠義傳一》:“若敵王所愾,勇往無前,或銜命出疆,或授職守土,或寓官閑居,感激赴義,雖所處不同,論其捐軀徇節,之死靡二,則皆為忠義之上者也。” |
風俗人情 | 唐 杜牧《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 |
時至運來 | 南朝 宋 顏延之《大筮箴》:“時至運來,當在三五。” |
光前啟后 | 明·王九思《繡停針·壽康對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鳳毛麟角,光前啟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