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低吳楚,眼空無物的成語故事

拼音tiān dī wú chǔ,yǎn kōng wú wù
基本解釋吳楚:泛指長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遠越覺得天下垂,除見蒼天之外,空無所有。現也比喻一無所見。
出處元·薩都刺《念奴嬌·登石頭城》詞:“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
天低吳楚,眼空無物的典故
元朝時期,詩人薩都刺來到南京暢游,他見到這六朝古都,十分高興,登上城樓看四方,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即興填詞《念奴嬌·登石頭城》:“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天低吳楚,眼空無物)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縫衣淺帶 | 先秦 莊周《莊子 盜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后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
物腐蟲生 | 宋 蘇軾《范增論》:“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
遁世離俗 | 《楚辭·九章·悲回風》“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漢·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 |
仁義道德 | 唐·韓愈《原道》:“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 |
極重不反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今《大學》之為圣經,已成極重不反之勢。” |
遁入空門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我聽見,并不驚異。” |
視死如歸 |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
心曠神怡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
珠玉之論 | 《書言故事·談論類》:“不聆珠玉之論。” |
美人遲暮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