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黃土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póu huáng tǔ
基本解釋一抔:一捧。一捧黃土。借指墳墓?,F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沒落、渺小的反動勢力。
出處司馬遷《史記 張釋之馮唐列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一抔黃土的典故
漢文帝時,廷尉張釋之在處理盜竊漢高祖廟里玉環的案件上同漢文帝發生分歧,他不同意漢文帝的滅門九族的懲罰,就只處死小偷一個人。他說:“偷一只玉環就滅門九族,那么偷走陵墓的一抔黃土該如何判決?”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抔黃土)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反手可得 | 《荀子·非相》:“誅旦公,定楚國,如反手爾?!?/td> |
痛痛快快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一回:“依我看來,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來到此地,索興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
燈蛾撲火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這賊配軍卻不是作死,倒來戲弄老娘!正是燈蛾撲火,惹焰燒身?!?/td> |
初生之犢不畏虎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剛吃過早飯,人馬全都匯齊,有些人震于闖王和李過的威名,不免驚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犢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廝殺?!?/td> |
杯蛇幻影 | 《花月痕》第五回:“杯蛇幻影,鬼蜮含沙??M愁緒以回腸,蔓牽瓜落;拭淚珠而洗面,藕斷絲長?!?/td> |
隔靴搔癢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禪師》:“曰:‘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td> |
舉世混濁 | 戰國楚·屈原《離騷》:“世混濁而不分兮。” |
弦外之響 | 王國維《人間詞話》四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td>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春風風人 | 漢 劉向《說苑 貴德》:“管仲上車曰:‘嗟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