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之仁的成語故事

拼音fù rén zhī rén
基本解釋仕:仁慈。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yōu)柔,不識大體。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婦人之仁的典故
楚漢相爭時,名將韓信曾投奔過項羽。因項羽有勇無謀,不善用人,韓信得不到重用,便背棄項羽投奔了劉邦。投奔劉邦以后,開始也未被重用,后來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才拜韓信為大將。
韓信被拜為大將以后,劉邦問他:“蕭丞相屢次推薦將軍,將軍準(zhǔn)有妙計,請將軍指教。”韓信說:“我曾在項王手下做過事,知道他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弱點。項王吆喝一聲,上千的人都會給他嚇倒,你看他多么勇,多么狠啊。可是他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重用有本領(lǐng)的將領(lǐng),他的勇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待人,又恭敬又有愛人之心,說話挺溫和,看見別人病了,他會掉眼淚,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給病人。可是人家立了功,應(yīng)當(dāng)封爵位的,他不封。就是封了,他還拿著封爵位的印,左摩右摩,把印的四個角都磨光了,還舍不得交給人家。他的好心眼只不過是婆婆媽媽的好心眼罷了。”接著,韓信又分析了項羽的一些弱點和錯誤,指出劉邦必然能戰(zhàn)勝項羽。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婦人之仁)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書通二酉 | 語出《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xué),因留之。” |
一時一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可憐今日我無錢,一時一刻如長年。” |
苦思冥想 | 巴金《創(chuàng)作回憶錄 關(guān)于<激流>二》:“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寫得快,說我‘粗制濫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奇才異能 | 唐 吳兢《貞觀政要 擇宮》:“臣愚豈敢不盡情,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 |
年少無知 | 明·程登吉《幼學(xué)瓊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謂世人年少無知;三折其肱,謂醫(yī)士老成諳練。” |
以弱制強 |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
東扶西倒 | 宋 楊萬里《過南蕩》詩:“笑殺槿籬能耐事,東扶西倒野酴醿。” |
危急關(guān)頭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對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關(guān)頭毫不猶豫地站在我一邊。”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xué)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