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走蘇臺的成語故事

拼音lù zǒu sū tái
基本解釋比喻國家敗亡,宮殿荒廢。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伍被傳》:“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
鹿走蘇臺的典故
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想當皇帝,在東宮召見伍被一起議事,封伍被為將軍。伍被說:“王安得亡國之言乎?昔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今臣亦將見宮中生荊棘,露沾衣也。”劉安不聽勸阻,結果叛亂失敗。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鹿走蘇臺)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經邦論道 | 《隋書 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
憂喜交集 | |
顛沛流離 | 宋 張世南《游宦紀聞》第九卷:“而哀予顛沛流離萬里,保有之難也,而共振顯之。” |
野心勃勃 | 清 陳天華《獅子吼》:“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 |
費盡心機 | 宋 戴復古《石屏集 論詩絕句》:“有時勿得驚人句,費盡心機做不成。” |
不僧不俗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時沒眼色,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豈不誤了終身?” |
學而時習之 |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鼻青臉腫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4回:“這惡賊原想著是個暗算,趁著軍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備,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