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幡擂鼓的成語故事

拼音yáng fān léi gǔ
基本解釋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如今是揚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見了。”
暫未找到成語揚幡擂鼓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揚幡擂鼓)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地地道道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29章:“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宦暡豁懀睦锎蛑饕狻!?/td> |
條條大路通羅馬 | 艾煊《大江風雷》第五部:“小司書不等何為說完,就打斷了她的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td> |
剛正不阿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一員官》:“濟南同知吳公,剛正不阿。” |
轍鮒之急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篇》:“車轍中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無妄之災 |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td> |
所作所為 |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td>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td> |
三長兩短 | 明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td> |
牝雞司晨 | 《尚書 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