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卵投石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 luǎn tóu shí
基本解釋卵:蛋;拿著雞蛋去碰石頭。比喻不自量力。自取滅亡。也作“以卵擊石。”
出處先秦 墨翟《墨子 貴義》:“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
以卵投石的典故
戰(zhàn)國時(shí)期著名思想家墨子,他到齊國去的路上碰到一個(gè)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說他臉色不好,不宜前去。墨翟根本不相信他的這一套,說算命先生是迷信,迷信是戰(zhàn)勝不了真理的,拿迷信來否定真理就好比“以卵擊石”,對真理毫無損傷。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以卵投石)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渾然一體 | 《二程遺書》第二卷上:“學(xué)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 |
聲東擊西 |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shí)擊西。” |
木本水源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 |
炒魷魚 | 張賢亮《出賣“荒涼”》:“絕對聽從我指示,做不到這點(diǎn),立即‘炒魷魚’!” |
貧賤不移 | 《孟子 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響答影隨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17卷:“由是論之,罪福報(bào)應(yīng),猶響答影隨,不差毫末。”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兵荒馬亂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qū)被擄。” |
唯物主義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你那個(gè)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 |
大失所望 |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