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英雄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n guó yīng xióng
基本解釋巾幗:古代婦女用的頭巾和發飾;為婦女的代稱。女性中的英雄。
出處《晉書》:“亮遺懿巾幗婦人之飾以辱之?!?/p>
在三國紛爭的時代,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出祁山,攻打魏國。魏軍統領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于渭南。由于看到諸葛亮遠道而來,利于急戰,所以司馬懿采取了相持戰術。蜀軍多次挑戰,屢次辱罵,司馬懿都不肯出戰。諸葛亮深知,如果這樣相持下去對蜀軍是極為不利的,故而發動強攻??墒菬o奈北魏軍深溝高壘,很難取勝,可是諸葛亮又怎能甘心退兵?于是他想出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派人大張旗鼓地前往魏營給司馬懿送了一份“厚禮”——一大堆婦女用的頭巾和發飾(釵、環、及脂粉等),還寫了一封信,說司馬懿太膽小了,一個大英雄,掌握那么多兵將,竟然不敢前來應戰。如果他領兵出戰,就是男子漢、大英雄;如果不敢出戰,干脆就用婦女的頭巾包上頭(看到這里你會理解最初巾幗英雄是什么意思了吧),再用脂粉化妝吧!以此來譏諷證明他這個所謂的英雄只是個一般婦女而已,這是激將法。而司馬懿雖然非常生氣,卻依然沒有中計。
巾幗英雄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巾幗英雄)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惡衣惡食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td> |
命中注定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這是我命中注定,該做他家的女婿?!?/td> |
窮鄉僻壤 | 宋 曾鞏《敘盜》:“窮鄉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td> |
明知故問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見他這番光景,明知故問道:‘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 |
大包大攬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搖擺著酒瓶子,大包大攬地說:‘這個小姑娘,跟我投緣分。’” |
活蹦亂跳 |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謝扶民《壯族人民優秀的兒子韋拔群》:“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td> |
土木形骸 | 《晉書 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td> |
不卑不亢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td> |
讜言直聲 |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銘序》:“由校書郎拜左拾遺,不數月,讜言直聲動于朝廷?!?/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