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林豐草的成語故事

拼音cháng lín fēng cǎo
基本解釋幽深的樹林,茂盛的野草。指禽獸棲止的山林草野,舊常喻隱居之地。
出處三國 魏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赴蹈湯火,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逾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長林豐草的典故
嵇康是魏晉人,一心向往田園生活。 嵇康很有君子氣概,他的朋友王戎說:“我和嵇康相處二十多年了,從來沒見過有什么事能使他高興或者生氣的?!?/p>
嵇康家道清貧,常??看蜩F來補(bǔ)貼家用,有一次權(quán)貴鐘會來拜訪他,嵇康在樹下?lián)]錘如故,鐘會等了很久只得離去。
朋友山濤向朝廷推薦他出來做官,稽康寫了篇絕交信,來表示自己的心志。他說“就像那麋鹿,從沒有被馴服過,如果讓它出來見人,時(shí)間長了它就會顯露出桀驁的本性來,掙脫韁繩,到處狂奔,干出赴湯蹈火的事來。雖然它身上披著金鑣玉轡,享受著美味佳肴,可是卻常常思念那長林豐草。”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長林豐草)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識文斷字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8回:“當(dāng)著人家識文斷字的人兒呢?別掄葷,看人家笑話?!?/td> |
撥云見日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見了爺爺,就是撥云見日,昏鏡重磨?!?/td> |
來去無蹤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一回:“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td> |
空谷傳聲 | 南朝 梁 蕭衍《凈業(yè)賦》:“若空谷之應(yīng)聲,似游形之有影?!?/td> |
空費(fèi)詞說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計(jì),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未必能行,使仆空費(fèi)詞說耳!” |
春山如笑 |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xùn)》:“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td> |
姹紫嫣紅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td> |
化鴟為鳳 | 語出《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shí)考城令河內(nèi)王渙,政尚嚴(yán)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td> |
雞胸龜背 | 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說文》:‘奚,大腹也。’今人謂匈(胸)腹間大者為奚匈,呼如雞匈,遂有‘雞胸龜背’之語。” |
作賊心虛 | 宋 釋悟明《聯(lián)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瘞熢疲骸髻\人心虛?!?/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