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過自新的成語故事

拼音huǐ guò zì xīn
基本解釋悔:悔恨;過:過失;錯誤;自新:使自己成為新人。指改正錯誤;重新做人。
出處《新唐書 馮元常傳》:“元常喻以恩信,約悔過自新,賊相率脫甲而縛。”
悔過自新的典故
西漢名醫淳于意一次犯法,官府把他押往長安,等待行剕刑和劓刑。他的女兒緹縈不忍父親受極刑,給漢文帝上書,說:“一個犯罪的人也想改過自新……”漢文帝深受感動,就赦免了他的父親,同時廢除了宮剕、劓、耶、大辟等酷刑。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悔過自新)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震耳欲聾 | 沙汀《呼嚎》:“每座茶館里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聲。” |
度外之人 | 《三國志·魏志·楊阜傳》:“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盡其力,必能濟大事者也。” |
攀龍附鳳 | 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
離經辨志 | 《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
多才多藝 | 《尚書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弦外之響 | 王國維《人間詞話》四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 |
舊地重游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廣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過三個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快心滿志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只圖一時快心滿志,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