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鐘掩耳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鐘。比喻自欺欺人。
出處《晉書·宣帝紀》:“亦猶竊鐘掩耳,以眾人為不聞;銳意盜金,謂市中為莫睹。”
例子《通志·總序》:“后世眾手修書,道傍筑室;掠人之文,竊鐘掩耳。”
基礎信息
拼音qiè zhōng yǎn ěr
注音ㄑ一ㄝˋ ㄓㄨㄥ 一ㄢˇ ㄦˇ
繁體竊鐘掩耳
感情竊鐘掩耳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自欺欺人。
近義詞自欺欺人、掩耳盜鈴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風流人物(意思解釋)
- 此一時彼一時(意思解釋)
- 從俗就簡(意思解釋)
- 強中自有強中手(意思解釋)
- 節用裕民(意思解釋)
- 太歲頭上動土(意思解釋)
- 將計就計(意思解釋)
- 慌里慌張(意思解釋)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釋)
- 穩操勝券(意思解釋)
- 一寸光陰一寸金(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黃耳傳書(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縱橫天下(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閑情逸趣(意思解釋)
- 立竿見影(意思解釋)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意思解釋)
※ 竊鐘掩耳的意思解釋、竊鐘掩耳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獲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 |
經幫緯國 | 經、緯: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引申為治理、規劃;邦:國家。指治理國家。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厭其多。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
嚴陣以待 | 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等著敵人。 |
長夜之飲 | 指通宵宴飲。 |
外圓內方 | 形容外表隨和;內里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著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酒能亂性 |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就會淫亂。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舉世無敵 |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度等。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繁榮富強 | 繁榮:(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興盛;富強:(國家)生產豐富;力量強大。形容國家興旺發達;富足強大。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