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賢路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賢路:賢人出任的路。指辭去職位,讓賢人接替。
出處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8章:“張懷芝皓電請各省聯名電勸李‘退避賢路’。”
例子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四回:“但骨肉不應自相魚肉,我當退避賢路,少抒內禍。”
基礎信息
拼音tuì bì xián lù
注音ㄊㄨㄟˋ ㄅ一ˋ ㄒ一ㄢˊ ㄌㄨˋ
感情退避賢路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
反義詞當仁不讓、尸位素餐
英語retreat from the path of worthie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脆而不堅(意思解釋)
- 一本正經(意思解釋)
- 安身之處(意思解釋)
- 此一時彼一時(意思解釋)
- 費盡心思(意思解釋)
- 體恤入微(意思解釋)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多謀善慮(意思解釋)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釋)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釋)
- 鬼爛神焦(意思解釋)
- 喟然長嘆(意思解釋)
- 目不轉睛(意思解釋)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目不忍見(意思解釋)
- 半吊子(意思解釋)
- 下臨無地(意思解釋)
- 救經引足(意思解釋)
- 隳肝瀝膽(意思解釋)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釋)
- 發號施令(意思解釋)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釋)
- 百步穿楊(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美人遲暮(意思解釋)
※ 退避賢路的意思解釋、退避賢路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動聲色 |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
死腦瓜骨 | 不開通。 |
來去無蹤 |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
鋪張浪費 | 鋪張:講排場。過分地講究排場;浪費人力、物力、財力。 |
林下風致 | 同“林下風氣”。 |
難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著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 |
空谷傳聲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可以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一行動。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萬無一失 |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忙不擇價 |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
穩如泰山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