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罪之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前來提出嚴厲責問的人。
出處《舊唐書 侯君集傳》:“今襲人于墟墓之間,非問罪之師也。”
例子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葛巾》:“日已向辰,喜無問罪之師。”
基礎信息
拼音wèn zuì zhī shī
注音ㄨㄣˋ ㄗㄨㄟˋ ㄓ ㄕ
繁體問辠之師
感情問罪之師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比喻前來興師問罪的人。
英語a punitive expeditionary army(an army for punitive purpos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釋)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意思解釋)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釋)
- 結黨營私(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釋)
- 見危致命(意思解釋)
- 氣象萬千(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滿招損,謙受益(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穢德垢行(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受益匪淺(意思解釋)
- 身敗名裂(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故態復萌(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華不再揚(意思解釋)
※ 問罪之師的意思解釋、問罪之師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萬眾一心 |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
個人主義 |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道德的自私自利。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
人面獸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卻像獸類。形容品德極壞。 |
物腐蟲生 |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
奇才異能 | 奇:少見的;異:特別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敷衍了事 | 敷衍:將就應付;不認真。了:了結。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
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