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有余而力不足 (擔山填海 ) 是一個漢語成語,歇后語是擔山填海,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中性詞。。。。

拼音語讀音
拼音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怎么讀
注音ㄒ一ㄣ 一ㄡˇ ㄩˊ ㄦˊ ㄌ一ˋ ㄅㄨˋ ㄗㄨˊˊ
繁體心有餘而力不足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p>
例子我手里但凡從容些,也時常來上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
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用法復句式;作主語、分句;表婉約拒絕的意思。
辨形“力”,不能寫作“立”。
辨析心有余而力不足和“愛莫能助”;都有“心里想做;但因為本身力量有限;無法去做”的意思。區別在于“愛莫能助”強調內心同情;愛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強調心里很想作?!皭勰苤辈荒苋プ龅脑颍挥袝r還因為客觀上有強大的阻力;有時略有諷刺意味;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沒有的。
歇后語擔山填海
謎語螞蟻拖耗子
近義詞愛莫能助
反義詞余勇可賈、行有余力
英語willing but unable
俄語Хочется,да не можется.
法語avoir les yeux plus gros que le ventre(n'en pouvoir mais)
※ 成語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歇后語成語大全提供查詢。
吠影吠聲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條狗看見生人叫起來;很多狗聽到叫聲也跟著叫起來。比喻不察真情;跟著別人后面盲目附和。 |
二話沒說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動。 |
日月合壁 | 日月同時上升,出現于陰歷的朔日。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 |
一門心思 | 一心一意。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價值千金的皮衣,決非一只狐貍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積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將計就計 | 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對方施計。 |
用心良苦 | 費勁心血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神出鬼入 |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牝雞司晨 | 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當政。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td>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彼巍り懹巍杜c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td>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繁榮富強 | 繁榮:(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興盛;富強:(國家)生產豐富;力量強大。形容國家興旺發達;富足強大。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