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
脆而不堅 |
脆弱而不堅實。形容虛有其表。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青山綠水 |
泛稱美好山河。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存而不議 |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
棟梁之材 |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穩操勝券 |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危急關頭 |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難上加難 |
難:不容易。形容極端的難度。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土生土長 |
當地生長的。 |
抗塵走俗 |
形容為了名利,到處奔走鉆營。 |
為所欲為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為: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