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非成是 |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
楊柳依依 |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慷慨悲歌 |
情緒激昂地唱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 |
連珠炮 |
連續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欲速則不達 |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
踵趾相接 |
謂腳跡相連。形容人數眾多,接連不斷。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卻害了自己。 |
久假不歸 |
假:借;歸:歸還。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 |
持之以恒 |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莫明其妙 |
說不出其中的奧妙。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說不出道理來。 |
蓬頭垢面 |
蓬:蓬草;散亂 ;垢:污穢;臟。形容頭發散亂臉上很臟。 |
還淳反素 |
同“還淳反樸”。 |
微不足道 |
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