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俗就簡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簡易。 |
一軌同風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
橫眉冷對千夫指 |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對待敵人的攻擊。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反求諸己 |
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 |
翩翩起舞 |
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 |
長命富貴 |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活蹦亂跳 |
歡蹦亂跳。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藏形匿影 |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
力屈道窮 |
屈:竭,窮盡;道:途徑,辦法;窮:盡。力量辦法都已窮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