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節用裕民 |
節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多謀善慮 |
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于智謀,又善于思考。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風流才子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酒能亂性 |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就會淫亂。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形容婚姻美滿稱心。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縱橫四海 |
縱橫:奔馳無阻。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比喻無敵于世。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撥;是非:指口舌紛爭。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 |
振聾發聵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
書不釋手 |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
風卷殘云 |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池魚之殃 |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