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是非 |
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
龍飛鳳舞 |
像龍在飛騰;像鳳在歡舞。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奔放雄偉。舊時迷信;認為是帝王氣象。現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多指草書。 |
假公濟私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枝對葉比 |
枝葉相對并列。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 |
鑒影度形 |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直截了當 |
了當: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繞彎子。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
餓殍滿道 |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 |
西學東漸 |
漸:流入。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 |
經國之才 |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牛星織女 |
即牛郎織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