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節
箕山之節 (箕山之節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jī shān zhī jié,箕山之節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jī shān zhī jié
怎么讀
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ㄐ一ㄝˊˊ
繁體箕山之節
出處《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于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于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于林,不過一枝;偃鼠飲于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
例子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漢書·鮑宣傳》
用法作賓語;用于人的節操。
近義詞箕山之操、箕山之志
※ 成語箕山之節的拼音、箕山之節怎么讀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因材施教 | 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進行;教:教育。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惡衣惡食 |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有約在先 |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穩操勝券 |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珍樓寶屋 | 珍奇的樓閣,華麗的房屋。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牛郎織女 |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神話中的兩個主角。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造云錦;但跟牛郎結婚以后;就中斷織錦;致使天帝震怒;責令分離;每年七夕準相會一次。現比喻夫妻長期分離。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