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素:從來;昧:不明白;不了解。 |
物阜民安 |
阜:豐富。物產豐富,人民安樂。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價值千金的皮衣,決非一只狐貍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積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故家喬木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黃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頓挫抑揚 |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勝友如云 |
勝友:良友。許多良友聚集一處。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倒懸之急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牛衣對泣 |
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
強顏歡笑 |
心里不暢快,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 |
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彼此彼此 |
指兩者比較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