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所能及 |
及:達到。自己的力量能達到。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凈利索。 |
青山綠水 |
泛稱美好山河。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一行動。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因噎廢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食: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陰陽怪氣 |
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
轟轟烈烈 |
轟轟:像聲詞;形容巨大聲響;烈烈:火焰盛燃的樣子。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
五花八門 |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
揮戈反日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比喻排除困難,扭轉危局。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母夜叉 |
比喻兇悍的婦女。 |
阿時趨俗 |
阿:迎合。迎合時尚和世俗。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異軍突起 |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
丹書鐵契 |
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
棄重取輕 |
棄:拋開。舍棄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