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心自是 |
師心:以心為師。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
輪焉奐焉 |
形容房屋高大眾多。 |
氣充志驕 |
謂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
算無遺策 |
算:計劃;遺策:失算。形容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 |
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半吊子 |
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的人。 |
官僚主義 |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危急關頭 |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