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所能及 |
及:達(dá)到。自己的力量能達(dá)到。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zhèn)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又紅又專 |
具有無產(chǎn)階級的世界觀,又掌握專業(yè)知識和專門技術(shù)。 |
夜深人靜 |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頭面人物 |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多含貶義)。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zāi)禍或事故;現(xiàn)多指死亡。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guī)范;樂:教化的規(guī)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jì)紊亂,動蕩不安。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diǎn)辦的。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rèn)輸。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dú);圖:貪圖;追求。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
發(fā)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fā)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識時務(wù)者為俊杰 |
意思是能認(rèn)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人。認(rèn)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shí)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yīng)的變化。 |
翼翼飛鸞 |
指飛翔的樣子。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jié)果卻害了自己。 |
暗香疏影 |
暗香:淡淡的香氣;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態(tài)。指稱梅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