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聲色 |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
卑諂足恭 |
卑:低下;諂:巴結奉承;足:音“巨”,過分;恭:恭順。低聲下氣,阿諛逢迎,過分恭順,取媚于人。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
空穴來風 |
穴:洞、孔;來:招致。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 |
惡衣惡食 |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炙手可熱 |
炙:烤。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清風勁節 |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
聲馳千里 |
馳:傳揚。名聲遠播。形容聲望很高。 |
過五關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
息兵罷戰 |
兵:打仗。停止或結束戰爭。 |
寒木春華 |
寒木不凋,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
梟首示眾 |
斬首懸示于眾。 |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
亡羊補牢 |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
蠻不講理 |
蠻:野蠻;粗暴。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
蹊田奪牛 |
蹊:踐踏;奪:強取。因牛踐踏了田,搶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輕罰重。 |
按捺不住 |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動、憤怒等感情無法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