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水源 |
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用心竭力 |
用盡心計和力量。 |
不敢茍同 |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事。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tài)度。 |
多謀善慮 |
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于智謀,又善于思考。 |
明知故問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nèi)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dāng)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仰屋著書 |
仰:臉向上;著:寫。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xiàn)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jīng)拿定主義。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fù)雜的世界。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zhàn)英勇。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xiàn)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guān)緊要或不很重要。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zhàn)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zhàn);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fēng)·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豁然開朗 |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xiàn)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
橫拖倒扯 |
猶橫拖倒拽。 |
聲馳千里 |
馳:傳揚。名聲遠(yuǎn)播。形容聲望很高。 |
雞毛蒜皮 |
比喻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
妨功害能 |
壓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善自為謀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