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
刻舟求劍 (刻舟裘劍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kè zhōu qiú jiàn,刻舟求劍是貶義詞。。。。

拼音讀音
拼音kè zhōu qiú jiàn
怎么讀
注音ㄎㄜˋ ㄓㄡ ㄑ一ㄡˊ ㄐ一ㄢˋˊ
繁體刻舟裘劍
出處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例子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正音“刻”,不能讀作“kē”;“劍”,不能讀作“jiǎn”。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辨形“劍”,不能寫作“箭”。
辨析刻舟求劍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變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劍重于“刻”和“求”;強調雖然主觀上努力;但不注意變化了的客觀情況;不能相應地采取適當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強調主觀上不努力;僅想坐守等待;僥幸得到意外收獲。
謎語在船上作記號
近義詞守株待兔、墨守成規
反義詞見機行事、看風使舵
英語ridiculous stupidity
日語情勢(じょうせい)の変化も知らず,古いしきたりに拘(こたわ)ること
※ 成語刻舟求劍的拼音、刻舟求劍怎么讀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經邦論道 | 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難時;勇敢地站出來;擔當其任。挺:挺起身來;勇敢剛毅的樣子。 |
不驕不躁 | 驕:驕傲;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 |
首身分離 | 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一場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扶搖直上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將奪固與 | 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固,同“姑”。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是非曲直 |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