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疑不決 |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
訓練有素 |
平時一直有訓練。素:平時。 |
所作所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窮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無路可走,十分失意。參看“窮愁潦倒”。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鑿壁借光 |
鑿:挖。在墻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
無法無天 |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無關緊要 |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男大當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