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正不阿 |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食不充口 |
見“食不餬口”。 |
夢幻泡影 |
佛教用語。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夢境、幻術、水泡和影子一樣空虛。后比喻空虛而容易破滅的幻想。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
裾馬襟牛 |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牛”。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著頭;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 |
挖空心思 |
形容費盡心計;想盡一切辦法。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撥;是非:指口舌紛爭。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 |
珠聯璧合 |
珍珠聯成串;美玉合成雙。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 |
小巫見大巫 |
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
變態百出 |
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 |
強顏歡笑 |
心里不暢快,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 |
勢不可為 |
為:做,干。大勢已去,無能為力。 |
背義忘恩 |
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同“背恩忘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