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經地義 |
經:道;原則;義:正理。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比喻理所當然;不可置疑。 |
鷹擊長空 |
謂雄鷹振翅飛翔于遼闊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壯志的人在廣闊的領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
甕中之鱉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甕:大壇子;鱉:甲魚。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厭其多。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半吊子 |
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的人。 |
姹紫嫣紅 |
姹:美麗;嫣:妖艷;美好。形容各色的美麗花朵爭相斗妍。也作“嫣紅姹紫”。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氣吞牛斗 |
牛:牽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 |
令人滿意 |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 |
死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赤膽忠心 |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很忠誠;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也作“忠心赤膽”。 |
老牛舐犢 |
舐:舔;犢:小牛。老牛舔著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力屈道窮 |
屈:竭,窮盡;道:途徑,辦法;窮:盡。力量辦法都已窮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