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下子 |
比喻有點本領。 |
超俗絕世 |
謂超出世俗,無人可比。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半吊子 |
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的人。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線上升;向高空飛騰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 |
儉以養德 |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湖光山色 |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度等。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無聲無息 |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