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么事也不干。 |
空空蕩蕩 |
形容冷冷清清,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 |
從俗浮沉 |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
一視同仁 |
視:看待;仁:仁愛。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親疏。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內人。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視微知著 |
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 |
龍騰虎躍 |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
角巾素服 |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升官發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