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東隅
失之東隅 (失之東隅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ī zhī dōng yú,失之東隅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shī zhī dōng yú
怎么讀
注音ㄕ ㄓ ㄉㄨㄥ ㄩˊˊ
繁體失之東隅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例子但是失之東隅,還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補牢,還未為晚。孫中山《黨員不可存心做官發財》
正音“隅”,不能讀作“ǒu”。
用法偏正式;作分句;常與收之桑榆連用。
辨形“隅”,不能寫作“于”。
近義詞有失有得
反義詞得不償失
英語suffer a loss in one place
※ 成語失之東隅的拼音、失之東隅怎么讀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強中自有強中手 |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同“強中更有強中手”。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仰屋著書 | 仰:臉向上;著:寫。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野沒遺賢 | 見“野無遺賢”。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焙笠蛞浴凹耗缂吼嚒被颉凹吼嚰耗纭敝^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陰陽怪氣 | 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
繁榮富強 | 繁榮:(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興盛;富強:(國家)生產豐富;力量強大。形容國家興旺發達;富足強大。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末大必折 | 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進入圣賢境界。后來多指學術、技藝、修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卻害了自己。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風卷殘云 |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去住兩難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
勢不可為 | 為:做,干。大勢已去,無能為力。 |
生氣勃勃 | 生氣:朝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富有朝氣充滿生命的活力。 |